政务服务
政务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办事服务 > 政务服务
武清“90后”小伙儿非遗作品春晚舞台大放异彩
来源:网络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2-23 浏览人次:

武清“90后”小伙儿非遗作品春晚舞台大放异彩(图1)

  “每一帧都好美!致敬!”“知道很美,但没想到这么美!”在2024年春晚舞台上,中国传统纹样创演秀《年锦》惊艳全网观众,节目选用了汉、唐、宋、明不同朝代寓意吉祥祝福的代表纹样与演员的头饰、妆发相融合,织出一幅跨越千载的历史画卷而其中的唐簪发饰出自武清“90后”小伙儿、马氏花丝镶嵌第四代传承人马赛之手。

  “节目中,身着唐制汉服的演员佩戴了由我设计制作的唐簪。”马赛的言语间透露着骄傲,他的作品已经不是第一次登上央视舞台,但在大年三十看到自己的作品在春晚舞台上大放异彩还是激动了很久。“当晚我的社交平台上就收获了不少网友的点赞!”马赛说,“这套头饰参考了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用到了唐代比较有代表性的花纹卷草纹,并搭配了飞鸟纹,从设计到制成,用时一个多月。”

  马赛的制作工坊位于崔黄口镇幌刘庄村,点亮展示灯,漆黑的展厅瞬间绽放出一片光彩夺目的花丝镶嵌作品,将漫长岁月镌刻进时间不同的坐标上。“这是我们复制的九龙九凤冠,是明代孝端显皇后的发冠”“这是复制的唐代李静训(李小孩)的闹蛾扑花冠”在展柜里的每一件艺术品,似乎都讲述着一段历史故事,“咱们国家的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元素和花纹,就需要我去多学多看。”马赛介绍说,花丝镶嵌这一制造工艺起源于战国时期青铜铸造工艺中的金银错,目前掌握这项技艺的工匠大多是老年人,年轻师傅可谓凤毛麟角。作为“90后”,马赛充分发挥年轻人好学敢拼的精神,利用现代传播工具,勇挑马氏花丝镶嵌文化传承重担,将这门古老的技艺以及它身上凝结的中式美学发扬光大。

  提到花丝拉制,马赛说:“这其实是非常枯燥的过程,经过多次拉制,最后成为0.16毫米粗细的银丝。然后,要把细细的金属丝通过拉丝、掐花、填丝、堆垒等方法,变成立体的器型。”就这样,一遍遍练习、一天天坚守,在母亲的指导下,随着时间推移,马赛的技艺日渐精进。他以年轻人喜爱的短视频传播花丝镶嵌技艺,带动更多人了解、喜爱这门非遗传承技艺。于是,在埋头画稿设计、制作饰品的空余时间,马赛几乎全用来学习拍摄、剪辑技巧,在小红书、抖音等各个新媒体平台分享自己工作室的作品和花丝镶嵌的历史、技艺,迅速获得了不少年轻人的关注、了解和喜欢。

  如今,马赛的工坊里有12名员工,多为本镇村民。马赛也开始带徒,他的徒弟是“80后”的本村村民马洪立。问及在这学徒的好处,马洪立笑着说:“收入稳定,离家近能照顾家里,最主要的是我喜欢这门手艺,怎么学都不觉得累。”马赛依然在花丝镶嵌道路上继续摸索,他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做出属于我们这一代的花丝镶嵌作品,让古老的文化在现代也焕发出动人的光彩。”(今晚报记者 王绍芳 通讯员 仲夏)